尽管已成“国策”,但海绵城市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仍然不小。时常有人提出各种质疑。近日,一篇题为“关于海绵城市的八大争论焦点”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诸多“反方观点”。有些观点让业内专家啼笑皆非。
来源:中国水网
2014年起,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国家行动,担负起防范洪涝、保护水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等重大任务;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启动了全国试点城市工作,住建部编制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到2015、2016年,全国已有数百个城市行动起来。
尽管已成“国策”,但海绵城市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仍然不小。时常有人提出各种质疑。近日,一篇题为“关于海绵城市的八大争论焦点”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诸多“反方观点”,如:
海绵没有承重力,城市不可能建设在海绵体之上;
城市绿地只占建成区面积的三分之一,除非十分干旱,不可能承纳全城的径流调节任务;
让绿地装入过多的雨水将影响绿地主要功能的发挥,许多绿地植物的生存会受到严重影响乃至泡死;
所谓小中大海绵的说法是概念偷换。绿色海绵概念以批判灰色基础设施开始,到返回来承认中国雨洪问题还是要以灰色基础设施为基础,绕了一个大圈;
……
针对一系列质疑,中国水网联系了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车伍,车伍表示,某些质疑缘于对海绵城市的误解或误读,有些则是针对某些个人的个别观点或说法,以偏概全,推而广之,用来质疑整个海绵城市,并在理解不深的情况下加以绝对化的、片面的论断,带来很负面的影响。
比如“海绵没有承重力,城市不可能建设在海绵体之上”这句话就让车伍啼笑皆非。海绵城市仅是一种形象化称呼,关于海绵城市或现代雨洪管理的内涵、技术措施、系统组成、目标、实施途径、规划设计等已有大量文献资料,乃至大量的国内各种工程案例。关于海绵城市的“三个自然”和所概括的“六字箴言”,都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
“谁说要把城市建在真实的、没有承重力的海绵上了?”在车伍看来,这种质疑几近胡诌,甚至没有反驳的必要,只能看成某些人对海绵城市误解和误读到十分可笑的地步。
至于“城市绿地只占建成区面积的三分之一,除非十分干旱,不可能承纳全城的径流调节任务”,“让绿地装入过多的雨水将影响绿地主要功能的发挥,许多绿地植物的生存会受到严重影响乃至泡死”这样的质疑,车伍教授认为,这是典型的简单、片面和僵化的看问题方法。第一,并不是简单地利用绿地来“调节”城市所有的径流(六字箴言!);第二,是把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看成“死的机械”。怎么会装入过多的水?什么叫过多的水?怎么会泡死植物?事实上,采用什么措施,进入多少水、停留多长时间、选择什么样的植物等等,都是很有讲究的,是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是需要详细设计计算的,也是完全可以、必须通过有效的工程或管理措施来保障的。总而言之,这类质疑或问题不是比较外行就是比较低级,在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实践和成功案例面前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城市的绿地有限,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非常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发挥绿地的多种功能,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很具体的跨专业的工程技术问题。
车伍专注海绵城市研究和实施已久,也有工程专业背景。他很早就倡导“三个结合”的新型雨水系统,即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结合;源头、中途、末端各种设施的结合;地面和地上设施的结合,同时还倡导跨专业和多部门的结合。对于具体的项目,必须根据实地情况和经济条件来进行方案比对,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合理的技术经济分析,实现方案的优化组合。“海绵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空洞图景。”对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不能简单化地一概而论,更不能在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深入学习的情况下胡乱质疑和否定。
海绵城市推进工作涉及到市政给排水和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园林景观、道桥、城市规划和建筑等许多专业。这就将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牵涉其中,行业间视角的不同,专业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如果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就容易导致在认识和立场上的诸多分歧甚至无谓的扯皮,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质疑来自风景园林行业,或者水利等行业。车伍总结,这些质疑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由于对“新生事物”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或者说是固守传统的观念;第二是缺乏对跨专业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或者知道一点表毛,一知半解,想当然地臆断和评说,比如对绿地如何发挥雨洪管理功能提出的这些疑问、对一些专业术语、技术措施和技术参数的质疑,等等;第三方面,是针对其他一些个别人的观点,或者抓住其他人的个别问题,加以夸大和普遍化的质疑;第四,就是利益关系,确实存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或者是“我的奶酪我做主”,别人不能插手这样的情况,固化专业之间藩篱。“这些问题,我相信会在海绵城市推进过程中会得到有效地解决,事实上,现在对海绵城市或现代雨洪管理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的专业和各界人士越来越多。”车伍表示。
车伍解释,理想的状态是未经破坏的自然条件,也是习近平提到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所指的情况,这是真正的“海绵”。在原生态的状态下,森林、绿地、坑塘、湿地、河湖等就是天然的海绵体,能够实现对径流雨水自然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而在城市化区域,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城市绿地是海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加以保护和充分地利用。但在具体的城市和项目条件下,尤其是已建城区,究竟绿地需不需要下沉、什么情况下下沉、多少下沉、下沉多少,进行干式设计还是湿式设计,以及相应的植物选配,景观设计,等等,都是要根据面临的问题、预期的目标,科学的分析计算,因地制宜地加以综合性考虑,很多时候需要跨专业的配合,绝不是简单化地拍脑袋和绝对化地肯定或否定。
车伍认为,业界或外界对海绵城市的最大误区之一是将其中的部分理念简单化和绝对化了。如一些对利用绿地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反对派”认为,海绵城市就是全靠绿色设施,要建成不含灰色设施的全绿色城市,并据此提出种种质疑,另一个极端则认为城市绿地太少,不能靠他们来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完全得依靠传统的灰色设施,也就是被车伍形象地喻为“绿色派”和“灰色派”。殊不知,这些问题在国际上已有三、四十年的研究历程和工程实践,各国都有大量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绿色和灰色雨水基础设施。
一直以来,车伍都希望不同行业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密切配合,形成共识,合力推动海绵城市进程。海绵城市建设涉及排水防涝规划、防洪规划、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道路广场规划等,而这些规划最终都要通过顶层的城市规划来体现和保障,不仅如此,海绵城市建设还必须具有可实施性并经得起科学的评估。海绵城市建设如此复杂,如何有效地、可持续地大规模推广”?这是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掌握新的理念和方法,充分理解海绵城市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用跨行业的合力去完善、推动她。”而不是相反!